求一篇美术作品鉴赏的作文

时间:2025-07-25 20:30 作者:斜阳旅游网 分类:博物馆 浏览:0

求一篇美术作品鉴赏的作文

一幅挂在我心中的画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心得

这是美国画家安德鲁•纽厄尔•怀斯的一幅作品。作品中描绘了一个身有残疾的乡村姑娘,背向观众坐在一片空旷的枯草地上。远处有一幢农舍,马车轮碾出的路痕一直通向那幢房子,那就是她的家。再远处另一幢有点像农民仓库的房子,是一个简陋的教堂。

画家以草地、农舍、教堂概括了这位不幸的身有残疾的克里斯蒂娜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整个画面色彩写实,温暖、柔和的色调令人赏心悦目。细腻的笔触令人赞叹。远处狭窄的天空令人感到压抑,特别是因残病而扭曲的人物,及其所处画面失衡的位置,令人感到不安。秋季的荒凉和人物眼前呈现的遥遥长路,更增添了自然的冷漠及生命的孤寂。它最终偏离了我们的审美需要,偏离了一般艺术图片养眼悦心的“假日功能”。

人们总是愿意接受自己心灵所喜欢的东西。而人类特有的视觉强化功能,还会通过自身的经验,把画面所展现的意味夸大。所以,人们更愿意将画有水果、鱼肉的图片挂在餐厅;把美女、帅哥的靓照挂在卧室。这类艺术作品通常只能在博物馆(该画现藏于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或画册上面看到。然而,它却是一幅挂在我心中的画。

从狭义上来讲,这是一幅具有励志意义的作品。当我们的视线从挣扎着的克里斯蒂娜延伸到那所小屋及教堂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透过这阴郁、单调、透彻骨髓的苍凉,看到姑娘体内的战胜自我重返家园和乞求救赎的灵魂所发出的巨大能量?当我们的视觉镜头随着艰难爬行的克里斯蒂娜一起向前推进的时候,凄凉的路途必然会越来越短,愉悦的天空必然会越来越宽。这种愉悦是只有在抗击磨难中才能真正领悟到的愉悦,是将痛苦变为不朽的精神动力源泉的愉悦。雷雨过后的彩虹永远属于勇敢穿越风暴的人。痛苦是精神力量的秘密所在。

从广义上来讲,这是一幅具有存在意味的作品。画家似乎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心灵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倾向—对“家园”的向往与渴望。而孤独和痛苦并没有使人类对“家园”的渴望减少,它恰恰成为我们将这种渴望付诸行动的动力。这种情绪我们称之为“乡愁”,它也是怀斯的画中所隐含的深刻的忧思。这个“家园”就是生命的本原即世上万物共有的东西(终极基础)。怀斯的画是极端写实的,而意境是抽象的。“乡愁”就是对“家园”失落的忧伤。“家园(终极基础)”的失落,要比健康的消逝更让人感伤。健康的消逝及绝望更容易让我们生发对“家园”的渴望。这就是为什么饱受苦难的人更容易走上宗教信仰的原因。“如果我们没有经历或多或少的苦难,我们又如何知道我们的存在?除了受难而外,我们又如何能转向自己而获取到深思的意识呢?(乌纳穆诺《生命的悲剧意识》)” 我们能否用我们这充满苦痛的残缺之躯在荒凉(现代工业文明)中抵达那遥不可及的“家园”?这就是画家留给我们的永恒的思索。

痛苦是精神力量的秘密所在,而比痛苦更加强烈、更隐蔽的是失落“家园”的忧伤。忧伤才是人生悲剧意识的根源。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是一个基于信念的世界,更是一个基于用肉体去感受的世界。世界最终的本性(“家园”),我们不得而知,它存在于我们的感觉之外。最真实的是克里斯蒂娜目光所指向的画中马车轮碾出的路痕,最真实的是画家尚未画出的克里斯蒂娜踽踽前行所留下的踪迹。一如我此篇文章在读者脑海里所留下的断断续续的文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是我国宋朝诗人苏轼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的一段话。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人,对人生在世的感叹却是惊人的相似。除了“踪迹”,真正的本原(“家园”)是再也或永远无法被(重新)居有的了。这种“踪迹”最终也被非本原的本原—文字(符号)所“替补”。行动就是存在。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这是一幅挂在我心中的画。它的秘密我已经告诉了你

介绍下机器人知识

请参考:

写字机器人

在当时的自动玩偶中,最杰出的要数瑞士的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和他的儿子利·路易·道罗斯。1773年,他们连续推出了自动书写玩偶、自动演奏玩偶等,他们创造的自动玩偶是利用齿轮和发条原理而制成的。它们有的拿着画笔和颜色绘画,有的拿着鹅毛蘸墨水写字,结构巧妙,服装华丽,在欧洲风靡一时。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玩偶其实是身高一米的巨型玩具。现在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的少女玩偶,它制作于二百年前,两只手的十个手指可以按动风琴的琴键而弹奏音乐,现在还定期演奏供参观者欣赏,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19世纪中叶自动玩偶分为2个流派,即科学幻想派和机械制作派,并各自在文学艺术和近代技术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831年歌德发表了《浮士德》,塑造了人造人“荷蒙克鲁斯”;1870年霍夫曼出版了以自动玩偶为主角的作品《葛蓓莉娅》;1883年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问世;1886年《未来的夏娃》问世。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1893年摩尔制造了“蒸汽人”,“蒸汽人”靠蒸汽驱动双腿沿圆周走动。

进入20世纪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与支持,一些适用化的机器人相继问世,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并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它是一个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可以回答一些问题,但该机器人不能走动。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可编程、圆坐标)在美国诞生,开创了机器人发展的新纪元。

现代机器人

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其技术背景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机器人汽车焊接生产线

自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向高速度、大容量、低价格的方向发展。

大批量生产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展,其结果之一便是1952年数控机床的诞生。与数控机床相关的控制、机械零件的研究又为机器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原子能实验室的恶劣环境要求某些操作机械代替人处理放射性物质。在这一需求背景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阿尔贡研究所于1947年开发了遥控机械手,1948年又开发了机械式的主从机械手。

铆接机器人

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作为机器人产品最早的实用机型(示教再现)是1962年美国AMF公司推出的“VERSTRAN”和UNIMATION公司推出的“UNIMATE”。这些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与数控机床大致相似,但外形特征迥异,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

1965年,MIT的Roborts演示了第一个具有视觉传感器的、能识别与定位简单积木的机器人系统。

机器狗

1967年日本成立了人工手研究会(现改名为仿生机构研究会),同年召开了日本首届机器人学术会。

1970年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工业机器人学术会议。1970年以后,机器人的研究得到迅速广泛的普及。

1973年,辛辛那提·米拉克隆公司的理查德·豪恩制造了第一台由小型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它是液压驱动的,能提升的有效负载达45公斤。

到了1980年,工业机器人才真正在日本普及,故称该年为“机器人元年”。

随后,工业机器人在日本得到了巨大发展,日本也因此而赢得了“机器人王国的美称”。

上一篇:深圳哪些地方好玩又免费的
下一篇:呼伦贝尔有个西旗口岸怎么走

猜你喜欢

  • 北京站到北京西站要用多长时间?

    北京站到北京西站要用多长时间? 方案1: 地铁2号线 → 67路下行[换乘1次]全程约11.57公里,需要约23分钟 起点:北京站修改起点 起点:请输入起点地址 从北京站出发, 坐 地铁2号线 ,在

    2025年06月04日
    0
  • 阿信的新书写的什么内容?

    阿信的新书写的什么内容? 第二次去日本,就去這些地方吧! ◆作者阿信,從就讀空間設計學系,到組成五月天至今其間,對東京,大阪,奈良,京都,等地的景點,建築,文化,寺廟

    2025年06月17日
    0
  • 在大渡口如何乘轻轨去重庆自然博物馆?

    一、在大渡口如何乘轻轨去重庆自然博物馆? 大渡口,轻轨2号线,坐到牛角沱站,不出站,换乘轻轨3号线,到红旗河沟下车,不出站,换乘地铁6号线,到状元碑站下车,从2c出口出去

    2024年10月02日
    0
  • 上海玩的地方有哪些

    上海玩的地方有哪些 上海地标性的景点有:外滩,东方明珠,城隍庙,新天地,南京路步行街,中国馆等。 上海好玩的游乐园有:迪士尼,欢乐谷,锦江乐园,上海影视乐园,东方绿

    2024年05月18日
    0
  • 有什么参观大连自然博物馆的指南?

    有什么参观大连自然博物馆的指南? 大连自然博物馆位于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是一个集展览、科研、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备博物馆。以下是参观大连自然博物馆的一些建议

    2024年07月11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