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和比丘尼能在一个寺院吗

时间:2025-03-10 21:55 作者:斜阳旅游网 分类:景点门票 浏览:0

一、比丘和比丘尼能在一个寺院吗

佛陀给比丘尼增加的戒律,说明比丘尼要尊敬比丘的八条诫律。

但是在这男女平等的社会中,有部分的人提出这八敬法其实是男尊女卑的八条戒条,因此也有人提出要废除“八敬法”的言论,其中以释昭慧法师提出“废除八敬法”较为代表。

而八敬法出于佛陀时代。佛陀成道后十四年后,佛陀父亲净饭王过世,抚养佛陀长大的姨母-大爱道夫人,与佛陀未出家前所娶的妻子-耶输陀罗,率领数百位侍女,呈现剃度相、著僧衣,来到佛所请求佛陀能让女众出家。佛陀以“瞿昙弥,无乐以女人入我法律,服法衣者,当尽寿清净究畅梵行。”之言论,三度婉拒大爱道等人的请求。

在第三次请求失败后,阿难陀向大爱道问何以在此悲伤,大爱道向阿难说明因为女者不得入沙门,而在此请求佛陀,但三度请求,三次婉拒,因此在此悲伤。

故此阿难陀向佛陀提出让女众出家的请求,佛陀向阿难回答:“假如女人出家,那佛法的清静将不得久住兴盛。就好比成熟的稻谷遇上的恶露灾气,会使好的谷物伤败。”

而阿难陀以大爱道夫人抚养佛陀的恩情来打动了佛陀,因此佛陀便说女人若要出家,只要做到八敬法,终身学习奉行,接受了大爱道夫人等女众的出家。

八敬法:

一、百岁之比丘尼,见新受戒之比丘,亦应起而迎逆礼拜,敷净座请坐。

二、比丘尼不得骂谤比丘。

三、不得举比丘之罪,说其过失,比丘能得说尼之过。

四、式叉摩那(学法女)已学戒(六法也)应从众僧求受大戒。

五、比丘尼,犯僧残(罪名)应于半月中在二部之僧(比丘、比丘尼)中行摩那埵。

六、尼于半月内当于僧中求教授之人。

七、在比丘处不可夏安居。

八、夏讫则当诣僧中,求自恣之人(自恣者,忏悔之法也)如此八法,应尊重恭敬赞叹。不可尽形违越。

二、比丘就是和尚吗?

比丘

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比丘含有三义,即一、乞士,就是一面向社会群众乞化饮食,以资维持色身,一面又向慈悲的佛陀乞化法食,以资长养法身。二、破恶,此恶是指心中的种种烦恼而言,出家人修戒定慧三学,扑灭贪嗔痴等烦恼,以便达到了生脱死的目的。三、怖魔,六欲天的天魔希望一切的众生皆为魔子魔孙,永远受他的控制,可是出家的佛弟子目的却在跳出三界,以解脱为期,大家都很认真修行,不为天魔外道所扰乱,于是魔宫震动,魔王怖畏起来,故谓之怖魔。

和尚

指德高望重之出家人。又作和上、和阇、和社、殟社、鹘社、乌社。音译为邬波驮耶、优婆陀诃、郁波第耶夜。意译亲教师、力生、近诵、依学、大众之师。和尚为受戒者之师表,故华严、天台、净土等宗皆称为戒和尚。后世沿用为弟子对师父之尊称。

三、比丘可以剃度女子出家吗

比丘不可以剃度女子出家,女子出家应找具有资质的比丘尼剃度。比丘的身体不可以直接或间接接触女人身体,怎么可以剃头呢?但情况特殊,可做记名徒弟,但是不能住在一个寺院里。

四、诛仙比丘履是不是比丘袍?

不是

比丘履在裁缝那里买或者自己作,裁缝就在天音回城点的附近,在仓库的右边

你生产等级如果达到2级,去生产导师那里买个比丘履配方学习,然后按O键找到 鞋子→天音寺→比丘履 材料凑齐的话就能生产了

五、诸比丘是什么意思

诸:诸位。 比丘:授过俱足戒的男性出家僧。 诸比丘:在场所有修行的男性出家众。【女性出家人为比丘尼】

六、比丘和沙弥有何不同?

1、年龄不同

比丘: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

沙弥:指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时出家的男子。

2、戒律不同

比丘:比丘需守二五六条戒律。然而和尚一词在佛教中实际不是每个受具足戒,乃至出家的人都可以称呼的。

沙弥:沙弥守十戒,沙弥(尼)十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着花鬘好香涂身;不歌舞唱伎亦不往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捉持金银宝物。

扩展资料

相对应的女子称为比丘尼。沙弥是比丘的接班人,式叉摩娜(带发修行的学法女)是比丘尼的接班人。

国人常将比丘称为僧人或和尚。实则这三个词汇原意并不相同。‘僧’是梵语san%gha的音译,具云‘僧伽’,指僧团而言,是对出家众(团体)的称呼。‘和尚’是由梵语up-a^dhya^ya辗转讹译而来。原意指有德望的出家人,或对自己的师父的尊称,故又译为亲教师。与比丘一词,涵意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沙弥

上一篇:济州岛自由行攻略
下一篇:过年期间南沙天后宫开放吗

猜你喜欢